一個人生活雖然偶爾寂寞,但大致而言還是蠻輕鬆的。錢要怎麼花、想去哪裡玩、習慣幾點睡、牙膏要從中間還是底端擠、要健康一點自己煮,還是圖個輕鬆叫外賣。我們已經常常和同個屋簷下的家人處不來,更別想跟一個素昧平生,家庭背景南轅北轍的人,相安無事的過一生──談戀愛只要相愛,結婚卻不能只有相愛。
上一篇講的是〈一個人的幸福生活力〉,告訴大家婚前一個人過得美好,才有能力經營兩個人的幸福。這一篇則是透過改變思維,讓我們擁有適合婚姻的體質。
心靈的花嫁修業|兩個人的藍圖思考力
老一輩的人常說,婚姻最重要的是忍耐。我想在那個年代,這或許是維繫婚姻的方法,畢竟男尊女卑,話語權並不對等,為了把小孩養大,一個「忍」字,或許真的可以熬到白頭。
但活在現代的我們,或許不需要靠「忍」來加持婚姻,我會更喜歡稱之為「兩個人的藍圖思考力」。意思是在兩個人相戀的時候,彼此都培養「把對方納入藍圖」的思考能力。
很多人會以為,「我會跟對方結婚」就叫做「把對方納入藍圖」,然而這只是一小部分,真正成熟的特質,是在作生活決定的時候,都有能力思考到對方的需要,然後妥貼地制定最適合彼此的選擇。
這樣講好像很抽象,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,就會發現很多感情都是因為這樣,冤枉地一腳踩入泥坑。舉個例子來說,我在一個人的時候,是個我行我素的傢伙,交往也常活在自己的世界,要吃什麼、想去哪裡,都是我說了算,也習慣對方好脾氣的配合。然而這樣的關係,卻是建立在對方放棄自己的喜好,因為愛而給予的輕微忍耐上。一周約會一次或許還能接受,等到住在一起,一周七天,一天二十四小時,一根根忍耐的稻草,最後也可能會壓垮原本健壯的駱駝。
更可怕的是,這樣不平衡的關係,並沒有讓我快樂,反而在對方偶爾無法配合時,讓我特別跳腳。那時候我猛然驚醒,原來我感覺在談戀愛,思路卻只有「一個人」,把對方當成「陪伴者」,雖然我希望對方會跟我一起走下去,但我並沒有思考「兩個人一起」的能力。
醒悟之後,我從小事情開始,練習用「兩個人」的視角做思考。比如說以前對方來找我,我很習慣他帶晚餐來,三催四請之後才放下手邊的事,心不甘情不願地吃飯。現在我會考慮到,對方這些付出不是理所當然,更何況他工作完很累,可能會希望一進門有放鬆和溫暖的感覺,而不是背對他的身影。
現在他敲門以前,我會提早十分鐘整理餐桌,擺好碗筷,點個放鬆心神的精油,甚至想到晚餐可能很油膩,先煮水泡壺花茶放旁邊。很奇怪的,明明比之前做了更多的事,心裡卻覺得暖洋洋,原來我在付出的過程中,才切身體會到感情是「兩個人」共有的,少了一點我行我素,讓出了空間,卻裝得下更多的幸福。
Photo credit:Pexels、Unsplash、作家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