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「文明婚禮」?難道只是崇洋媚外?淺談清末民初時期的婚俗習慣

清末民初之際,已經有不少西方傳教士來華,陸續將科學宗教知識等等傳入,1859 年上海就有一名年輕人,早期隨著西方人學習醫術並且篤信基督教,於是他打算在自己的婚禮當中採用西方的儀式。
分享:

婚禮當天也邀請了好友來觀禮,當時所有的情況都被好友—王韜記錄在日記當中,內容是這樣的:「前日為春甫婚期。行夷禮。至虹口裨治文室,往觀其合巹。西人來者甚眾。裨婦鼓琴咀謳歌,抑揚有節。小異亦在。其法,牧師衣冠北向立,其前設一幾,幾上置婚書、條約;新郎新婦南向立,牧師將條約所載一一舉問,儐相為之代答,然後望空而拜。繼乃夫婦交揖。禮成即退,殊為簡略。」

上面講到的夷禮,是當日上午在一所美國教堂中舉行,王韜觀察到牧師主持的西方婚禮,他也觀察到比起中式的傳統婚禮,還需要經過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征等等,最後才迎親之理,相較起來,西方的婚禮實在是簡約許多,故才寫上殊為簡略。

而隨著時代不斷演進,西式婚禮越來越被接受,尤其民初之後大為盛行,因為開始有些報章刊登這樣的婚禮都會加上”文明”二字,或者寫上”自由”婚禮來形容,故在上流社會中率先走紅,通常主角們都是具有西化的背景,良好的教育與社會地位,也因為當時西方的船堅炮利相對於剛脫離清朝統治的民初,都是大家效仿,於是一般大眾透過不斷的報刊報導一場場看似陌生的文明婚禮之後,紛紛慢慢地接受了這樣的儀式。

但傳統的習俗上有著「婚禮穿紅褂、喪事披白袍」華人,對於西方婚禮卻以白色為主,使人在婚禮上聯想到喪事,可謂是大大的不吉,而時人對於「文明」國家婚服的用色似乎甚感困惑,經常以「光怪陸離」稱之。

但也因為這樣的傳統,演變到了華人社會,也能在服裝上找到和平共處的方式,也能在穿著傳統中式婚禮的衣服,但儀式舉行西方式的,或者是改用了重新設計的大紅禮服,逐漸找到了和平共處的模式。

來到如此風花雪月的現代,反觀民初時期的文化碰撞,著實有趣。

分享:

You may also like

在走入婚姻殿堂後,總是被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消磨愛情嗎?其實你們需要的就是那一點點的儀式感,尤其是在週年紀念日上,更是重燃愛情火花的好時機!該送什麼禮物給對方呢?除了精品禮物或對方日常常使用或恰好沒有的物品外,「客製化」的禮物更是適合作為週年紀念好回憶。此次,《花嫁》就為大家精選了 4 件實用又能客製化的禮物,讓你們的感情再次加溫!
UUIN 2023「毛斷女孩」靈感來自大正年間到昭和初期的流行語【モガ • MOGA】是為『Modern Girl』的日語簡稱。MOGA作為一種世代交替的視覺形象,包含文化融合、商業轉型、女性權力等多元議題。同期,第一份臺灣人的報紙《臺灣民報》創辦人之一蔣渭水先生,發表〈臨床講義:名為臺灣的病人〉一文,診斷臺灣島這個患者罹患「知識的營養不良症」,此症狀須藉由文化運動醫治,深深觸動了臺灣文化思想的傳遞與覺醒,也播灑了女性意識抬頭的種子。
編輯總是為大家整理許多婚紗、西裝、喜餅等各式婚禮必備資訊,不過大家是不是會有點難以想像整體搭配起來的感覺呢?《LUXEWED》這次特別開設了全新企劃【我們的秋日完美婚禮】,以8種不同風格的婚禮造型,搭配相對應的飾品、髮型、鞋款、喜餅等婚禮必備單品,讓你們的婚禮有個基礎參考,呈現新人們夢想中的夢幻婚禮!
上一張
下一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