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時尚惡女:庫伊拉》:「我天生才華洋溢,帶點邪惡,再加上些許瘋狂。」

近期討論度最高的話題莫過於電影《時尚惡女:庫伊拉》了!除了看 Emma Stone 與 Emma Thompson 兩位金獎影后同台飆戲以外,最讓人著迷的莫過於庫伊拉(Emma Stone 飾)每個轉場的絕美服裝,讓我們一起重回那個龐克的 1970 年代。
分享:

「從一開始我就發現,我看世界的方式和別人很不一樣。而這似乎跟有些人不太合,但我又不是來取悅每個人的。」
庫伊拉的服飾由 Jenny Beavan 設計,設定為 1970 年代的英倫龐克時尚,參照了 Vivienne Westwood、Nina Hagen、Bodymap 與 Alexander McQueen 的造型作品,以黑、白、灰三色作為庫伊拉的代表色,並在重要時刻選擇紅色來襯托,妝容上 Nadia Stacey 也設計了煙燻妝搭配紅唇,將庫伊拉的浮誇與強勢展現出來。

Photo credit:The Walt Disney Studios 官網

「我天生才華洋溢,帶點邪惡,再加上些許瘋狂。」
庫伊拉在電影中總共有 47 套造型,其中一套庫伊拉將白袍燒掉,露出底下的紅色長舞裙,驚豔全座,此套靈感是來自 Charles James 的 Tree 洋裝;而另一件遮蓋車頂的摺邊裙,裙襬皆由手工縫製上花瓣點綴,展現庫伊拉的氣勢與瘋狂,成為大家目光的焦點。

「不,這就是我現在的樣子。」
《時尚惡女:庫伊拉》說的其實更是「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」的故事,將真實的自己展露出來,接納這樣的自己的故事,真正的力量是由內認同自己、產生自信而來,不要被他人歸類、設定,「這就是我現在的樣子。」

Photo credit:迪士尼影業 Facebook、The Walt Disney Studios 官網

分享:

You may also like

而到了60年代,因為在時尚風格開始進入新的篇章—摩登的時尚風潮,婚紗也因為這樣開始有了回應,像是頭紗就開始越來越短,以及在婚紗上變得較為簡約自在但看得出現代主義的思想。
「花嫁修業」一詞始於日文,意指女性在結婚前,為了成為優雅、能幹的主婦,而學習婚姻所需的技能。古代的花嫁修業可能是茶道、花道等等,現代則更傾向於烹飪、整理、裁縫等更務實的課程。現代離婚率節節高升,婚姻這麼艱難,那做好準備的「花嫁修業」確實有其必要。只不過我會說,身心靈視角的「修業」不限定男女,也不是學習家務,更不必先有伴侶。而是追溯回源頭,調整成吸引「幸福婚姻」的頻率,無論最後有沒有走上紅毯,都會是最好的結果。
在各行各業中,不乏默默投注心力的人們,儘管面臨了困境或限制,也始終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實踐自我,闖出一片天。隨著時代變遷,越來越多年輕人發揮所長,在專業領域展現突破人生既定框架的勇氣,因此《花嫁》推出全新「新世代力量崛起」專欄,與花嫁職人們聊聊在多變的環境中,是如何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?
而到了60年代,因為在時尚風格開始進入新的篇章—摩登的時尚風潮,婚紗也因為這樣開始有了回應,像是頭紗就開始越來越短,以及在婚紗上變得較為簡約自在但看得出現代主義的思想。
「花嫁修業」一詞始於日文,意指女性在結婚前,為了成為優雅、能幹的主婦,而學習婚姻所需的技能。古代的花嫁修業可能是茶道、花道等等,現代則更傾向於烹飪、整理、裁縫等更務實的課程。現代離婚率節節高升,婚姻這麼艱難,那做好準備的「花嫁修業」確實有其必要。只不過我會說,身心靈視角的「修業」不限定男女,也不是學習家務,更不必先有伴侶。而是追溯回源頭,調整成吸引「幸福婚姻」的頻率,無論最後有沒有走上紅毯,都會是最好的結果。
在各行各業中,不乏默默投注心力的人們,儘管面臨了困境或限制,也始終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實踐自我,闖出一片天。隨著時代變遷,越來越多年輕人發揮所長,在專業領域展現突破人生既定框架的勇氣,因此《花嫁》推出全新「新世代力量崛起」專欄,與花嫁職人們聊聊在多變的環境中,是如何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?
上一張
下一張